英国高福利政策让穷人的生活也悠闲自在
赫特福德郡生活了许久,至今我也弄不清英国人是富还是穷。满大街看上去似乎遍地穷人———他们衣着简朴,不少人的衣着到了寒酸的地步,让我们开始富起来的中国人看不下眼去。
满校园看上去都是穷学生,根本看不到中国校园里那些华贵衣着的阔少阔小姐。他们的靴子裤子外套全旧得一塌糊涂,估计中国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们都不会那种打扮,倒像70年代末我们那一代大学生似的。但他们不像我们那时营养不良,一脸菜色,他们一个个都红光满面的。
英国的城市,除了闹市区和富人区,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区看上去很像我们的街道,有塑料袋,包装纸和狗粪。房屋破旧,路面至少开过3次刀了,随便用柏油糊上———幸亏英国天气不酷热,否则柏油一化,绝对把人都粘在路上动弹不得,那种柏油的铺法实在原始落后,新的一茬柏油都不用和路面找齐,一棱一棱儿的,崎岖坎坷。但人家就是气候好,永远不热,所以就可以那么一凑合拉倒,也粘不住人。
大街上的破旧红砖楼大多是19世纪工业化时期建的,乍一看古色古香,但如果不是文物而是住着人的住宅,就觉得惨淡了许多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,因为那是洋房样式,所以破旧归破旧,但看着有点意思。否则只凭那爆了皮的木头窗框,墙皮掉得一片斑驳的样子,只配扎在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里熬年头,在商业大街上,这种房子早该拆了。但他们不拆,仍在这百年老屋里住得有滋有味儿,还用雪白的窗纱挡得严严实实,让人觉得很有点人穷志不短。
老百姓家里,廉价的化纤地毯从一楼铺到顶楼。门是普通的刷漆三合板做的,厨房和卫生间则是塑料地板革,澡盆上方的墙上贴着半截子瓷砖,其余的地方或刷着油漆,或粘着低廉的墙纸,被潮气熏得开裂或掉漆。厨房的柜子和操作台是三合板做的,老式冰箱,霜化后贴着内壁流汤,你要时不时地擦,否则冰箱里污水横流。
大街上不时会有人向你讨小钱,你不给,他就野蛮地骂一句,然后走开。有时会碰上个文明的,红着脸说:“能帮我一把吗?匀一镑给我,没有也没关系。 好像是我欠他的。
但英国的富人同样富得流油,年薪几十万镑不在话下———英国铁路危机时下台的那个铁路总管年薪30多万镑,等于近400万元人民币。人们把他轰下台,这也是原因之一:你工资那么高,铁路整天出轨,你不配。所以电视报纸上一提到他就顺便提到他的年薪,这种暗示特别起作用。
■悠闲的穷日子
但英国穷人的日子似乎并不难过,而且还挺滋润的。旧货商店能提供所有的生活必需品。你如果是穷人,可以一辈子不买新衣服但照样能穿得上7成新的衣服和皮靴什么的。
英国有这么多穷人,但日子照样悠闲:邮局晚开早关,中午还午休2个小时。银行下午4点就关了。周末没几个开门的店,全歇。英国人失业的不少,全靠救济。靠养老金过日子的,一周能拿到92镑,“我们是富裕国家, 英国人顺嘴就能这么说,大量接收外国难民,管吃管住,每周再发10镑零花钱。不合适的工作,宁肯不做,绝不能受苦。于是你看到餐馆里洗碗的,扫厕所的,不是英国人,因为工资太低,他们不干,老板雇不起英国人洗碗,雇不起英国人洗车,这些苦活英国人要干就要正式签合同雇佣拿高工资,一小时没7-12镑不干。英国人都干什么去了?呆着。
■怎么理解富裕
英国的穷人就这么大爷,日子就这么悠闲而滋润。他们靠的是国家的高福利政策,无后顾之忧。还有他们的社会保险做得好,只要你买了保险,你就进了保险箱了,最终连丧葬费都有人给你出。
所以,我们不能光看他们衣着简朴,生活住房不怎么上档次。还得看到他们活得悠然的一面。连我的日本同事都感叹:英国普通人生活质量比日本高,日本人活得太累了,透支的生命太多,什么都追求豪华奢侈,其实很浪费,没必要。可生在日本,就没办法了,只能攀比着豪华享受,比着劲地加速精神崩溃拉倒。这话听着很有哲理。